猪场夏季高发病之二:猪高热病
笔者前段时间走访猪场,遇一客户猪群发病。该客户为外购仔猪,发病猪群约100日龄,体重平均50KG。病初为一栏5头猪,很快蔓延至30头。病猪忽然发热,精神沉郁,食欲不振至废绝,腹式呼吸,鼻流清涕,伴随轻微咳嗽,全身体表发红,有少量出血点。病程7天,未见死亡。
某饲料厂技术服务老师到现场指导,结论为流感,给药3天,未见好转。后请兽医站采血检测抗体,结论为猪瘟、蓝耳和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。紧急免疫猪瘟,效果不明显,并随之出现轻微黄疸。
笔者判断为蓝耳病毒引起的高热病,结合其猪群目前情况,应当属于发病比较温和的初期阶段,建议采取保守治疗。由于其使用多种抗生素和紧急免疫,笔者建议停药两天,然后从解热镇痛,止咳平喘入手,配合抗生素控制激发感染,同时,添加电解多维和口服补液盐,以补充电解质,平衡体液。
停药期间,猪场老板采集病料到疾控中心进行化验,结论病因是蓝耳病毒。于是采取笔者提供建议,经保守治疗,七天后症状好转,采食量逐渐恢复,症状消失。
想来也是高热病的高发季节,现总结如下:
1.发病症状:
一般发病猪群多为13~25周龄的生长育猪,发病猪群表现精神沉郁,采食量下降甚至废绝。发病初期个别猪只发烧,随后迅速蔓延至大部分猪群;病猪体温升高至39.5~41.5℃,个别病猪出现突然死亡;患猪呼吸困难,出现结膜炎症状;多数病猪出现便秘,粪便秘结,呈球状,个别猪有腹泻现象,尿量少而黄、混浊;多数严重的病猪耳后耳缘发绀、腹下和四肢等多处皮肤有斑块,呈紫红色;患猪迅速消瘦,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,出现贫血现象,被毛粗乱,有的则全身黄染;患猪使用退热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、但停药后多数复发;有的猪场甚至高达50%以上。保育猪、小猪和母猪群也有少数高热发病经过,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生长猪低很多,且症状也有所差异。
(1) 生长育成猪
往往表现急性发病,发病猪突然卧地不起,呼吸沉重,呼吸道症状明显,严重个体出现肺炎病变,后期转化为化脓性肺炎,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(2)保育猪和小猪
保育猪和小猪发病后,体温升高,呼吸加快,伴有喷嚏、咳嗽、流鼻涕,眼分泌物增多,喜欢扎堆,似流感症状;耐过的小猪多伴有呼吸道症状,消瘦、皮肤苍白,被毛粗乱,抵抗力下降,易于继发其它疾病。
(3)怀孕母猪
怀孕母猪群个别个体有明显的高热症状,呼吸急促,卧地,食欲废绝,重胎母猪有流产。其余一般为阵性低热经过,表现食欲减退,精神状态差,尿黄、粪便干燥等。
(4)哺乳母猪
哺乳母猪发病率不高,大群表现为厌食,个别严重个体突发呼吸道症状,体温升高,食欲废绝,卧地不起,泌乳减少或消失,病程过后繁殖机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哺乳期的小猪发病率也不高,个别仔猪有咳嗽、发热和肺炎症状,死亡仔猪多由于母猪泌乳不足而诱发疾病所致。
2.剖检变化
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,剖检可见以下症状:
(1)肺肿胀、变硬;呈不能收缩的橡皮状肺,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,肺部呈现斑驳状到褐色病变(大理石样);大多数都是混合感染肺炎,有化脓灶,部分猪肺出血,出血性肺炎,间质明显增宽。
(2)淋巴结广泛肿大,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。
(3)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,颜色变淡,有的肝则呈黄土色,质脆,个别猪肾、膀胱、喉头、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;部分病死猪肾肿大,颜色变深,呈褐色或土黄色,质地较脆,有瘀血现象。有的病猪脾脏肿大,质脆。
(4)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,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。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。
3.小结:
高热病的病原有多种,猪瘟,蓝耳,圆环都可以引发。笔者建议在做好免疫的同时,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防控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温湿度的把控,注重消毒。尤其是外购仔猪,在不充分了解来源猪场的情况下,一定要做好隔离和控制应激。在最小的应激情况下,适应饲养后进行免疫。
猪价节节高升,愿天下养猪人喜笑颜开!
关注养猪实际,关注猪营养,关注硕普饲料,欢迎您关注和浏览天津硕普饲料官方网站。浏览最新最快的资讯,了解养猪实际的问题和方案,找到最得力的养猪助手。
硕普饲料,一直在您身边!
※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和我们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