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官网首页>技术支持>疫病防治>得了口蹄疫究竟怎么办?

得了口蹄疫究竟怎么办?

发布时间:2015-09-28     点击数:5923

进入9月,各地已经听说有散发的口蹄疫了。虽然不是什么大病,伤亡率也不高,但是少则一周,多则一月的生长受阻也是损失不小。发生本病的育肥猪及架子猪大多数呈良性经过,很少出现大批量死亡,但是在保育猪及断奶猪感染该病容易引起心肌炎发生急性猝死症,该病可防可控,重点是控制好病猪的继发感染及防止疫情扩散。所以必须要明确的是:严格落实疫苗接种制度,确保疫苗在肉猪机体内达到有效的免疫梯度是防控的基础,免疫良好的中大猪群发生口蹄疫一般都呈良性经过,发病率在20﹪以内,只要护理到位,损失极小。

结合笔者的经验,谈谈如何进行口蹄疫的护理:

1.防疫工作:

发病猪群要固定专人饲养,该人员不能外出。若不能满足该条件,要做到与健康猪群的隔离,使用专用工具及穿戴专用工作服,最后打扫。做好防疫隔离带,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猪场区域。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消毒,物品要卸到离猪舍较远的缓冲带后再由管理人员运至猪舍。做好猪场四周的白化消毒以及舍内的酸性消毒剂消毒工作。管理人员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。

2.卫生工作及湿度控制:

这是控制继发感染最有效措施。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好。厂区内可广泛铺洒生石灰,猪舍内走廊和过道也可铺洒。另外,猪舍前面三分之一部分用木糠铺洒(厚1-2cm),供猪只躺卧。(在此,我们不加生石灰。虽然生石灰的吸湿性能好,但同时它对病猪受伤部位的刺激性很强。)这样做有三大利好:

(1)保护病猪蹄部。若病猪蹄甲直接接触坚硬的水泥地板,则易造成受伤蹄甲脱落或者脱落后裸露部位的进一步磨伤。此外,干燥的木糠对病猪受伤部位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。

(2)控制舍内湿度。病猪因蹄部疼痛不愿站立和移动而随地排便,木糠能吸收水分保持舍内干燥。

(3)保温。可供猪只躺卧。(笔者经验,低温高湿会使本病大面积快速扩散!)

3.保温工作:

中猪尽量保持舍内18℃以上,大猪尽量保持舍内16℃以上。

4.污水、粪便以及垃圾的处理:

将排粪沟的出口堵住,在沟内铺洒生石灰和烧碱,污水及粪便在沟内浸泡两天后再排出去;其他垃圾也要经过消毒或发酵处理后才能外排,并且坚决杜绝接触健康猪群,注意你的鞋子和工具。

5.猪群护理:

这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。包括整个猪群的护理和病猪的护理。

(1)发病猪群容易感冒、咳嗽和倒地,根据猪只情况,用阿莫西林、强力霉素等西药进行保健。中草药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、健脾健胃类药物,提高猪只抵抗能力。每天投喂少量青菜以补充维生素和调理胃肠道。在中西药保健疗程后,要用替米考星等药物防治猪群的呼吸系统疾病。在不浪费饲料的前提下,尽量提高猪群的采食量。

(2)对于病猪:护理好病猪的蹄部很关键,只要发现新伤口,就及时涂刷干粉消毒剂(如密斯陀)或紫药水即可。在控制好继发感染的前提下,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猪只的采食和饮水。

刚发病猪只体温略有升高(40—41℃),躺卧不愿移动,食欲下降,对人有畏惧心理,一般在蹄肉相连处可见白色条形水泡,蹄部疼痛不愿站立和移动,在这个阶段,尽量不要帮猪只打针,重点是饲喂加有相应药物的水料或水,1—2天之后体温恢复正常。

约一周左右,病猪逐渐康复,大多可以站立吃料,可用大的圆盘料槽投喂水料,一个盆即可供5-6只猪只采食。(经药物保健后,要开始给病猪增加营养和多维等。),约十天之后,病猪恢复到能自由活动,可以逐渐转为喂干料。

经过约两周的精心护理,发病猪群基本恢复,但是仍然要高度重视防疫工作仍,坚决防止疫情扩散;在此期间,搞好舍内消毒卫生工作、控制好栏舍湿度、做好保温工作及控制好继发感染是关键所在。

6.免疫接种:

结合发病情况,对下批次仔猪进行疫苗接种。近年来选用O型毒株的疫苗效果不太理想。笔者的经验是采用OA毒株疫苗,可起到防控作用。最后要呼吁大家选用正规的,大厂家的疫苗,配合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,以达到防控的目的。


※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和我们联系删除